英女王在位70年見證15任首相,答案:這15位首相分別是:溫斯頓·丘吉爾、羅伯特·安東尼·艾登、哈羅德·麥克米倫、道格拉斯·霍姆、哈羅德·威爾遜、愛德華·希斯、詹姆斯·卡拉漢、瑪格麗特·撒切爾、約翰·梅杰、托尼·布萊爾、戈登·布朗、戴維·卡梅倫、特蕾莎·梅、鮑里斯·約翰遜、利茲·特拉斯。
曾在二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丘吉爾退休之后,艾登接任英國首相,由于在二戰時期的表現,艾登被寄予厚望,也非常受英國人歡迎。
但是由于沒有從事過任何本土事務,艾登給自己的定位還是一個外交官。其任內最大的敗筆是,蘇伊士運河危機,為了阻止埃及國有化蘇伊士運河,艾登根據自己的外交經驗,將時任埃及總統視為墨索里尼的翻版,最終甚至伙同多國出兵埃及,結果遭到了親密盟友美國的反對,最終艾登被迫向美國屈服。
此事之后,艾登聲望受到重挫,被迫辭職。
在艾登擔任首相期間,麥美倫擔任財務大臣,之所以會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麥美倫就是主要策劃。失敗之后,麥美倫忽悠著艾登辭職,然后自己接了班。
此人雖然是搞經濟出身的,上任之后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經濟上,但是在外交方面也有一套。被艾登搞僵的美英關系,很快就被麥美倫修復。其任內的一個主要功績是,大力推動美蘇英成功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麥美倫最終也沒有善終,由于內閣成員婚外情丑聞,麥美倫當局的威信受到重創,麥美倫本人被誤診為前列腺癌,最終黯然辭職。
休姆在麥美倫政府擔任外相,他能夠當上首相,更像是被趕鴨子上架。當時英國政壇非常混亂,且保守派還未發展出完善的黨魁選舉制度,有多人競爭,伊麗莎白一度讓內閣給自己提意見,看誰比較合適就直接定下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休姆萌生退意,但是麥美倫向女王提名了休姆,最終休姆成功上位。休姆上任的時候,保守黨已經是強弩之末,上任之后就是各種黨政,休姆只能勉強維持,并試圖對選舉制度進行改革,但是1年后就卸任了,是20世紀第二短命的首相
伊麗莎白任命的首位工黨首相。威爾遜能夠當選首相,是因為休姆提前選舉,沒能挽回保守黨的頹勢。不過威爾斯贏得也很險,他走的是平民路線,干了6年之久,其自認為最大的功績是創立了公開大學。
由于在任期間沒能保住工黨的支持率,在第一個任期結束時,意外輸給了保守黨人。
希思任內成功讓英國加入了歐洲共同體。但是他也犯了跟威爾遜一樣的錯誤,高估了保守黨的支持率,提前舉行大選,試圖實現連任,結果工黨以較低的選票數量,獲得了多數議會席位,希思選擇辭職。
希思辭職之后,威爾遜卷土重來,復任首相。不過這一次威爾遜很快就辭職了,只當了2年左右的首相,以身心俱疲為由,辭去了首相職務。真實的原因是,威脅患上了阿茲海默病,記憶力急速衰退,已無力擔任首相。
卡拉漢在擔任首相之前,前后擔任過財政大臣、內政大臣、外務大臣,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擔任過四大國務大臣的政客。然而,在出任首相之后,他的經濟政策并沒有奏效,導致英國出現了大罷工。最終議院發起不信任動議,卡拉漢被迫提前舉行大選,最終敗給了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連任三屆英國首相,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作為一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英國國內的評價,呈兩極分化的態勢。支持她的人,直到現在還認為英國自己的生活跟撒切爾時代息息相關,而反對她的人,則認為撒切爾是一個獨裁者,給英國制造了混亂。
撒切爾夫人欽點的接班人。馬卓安一直是一個老實人的形象,這導致他在面對黨內的一系列丑聞時,束手無策。后果就是在又一次大選的時候,慘敗給了對手,讓保守黨徹底失勢。這算是保守黨歷史上輸得最慘的一次。日記100字 m.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布萊爾是在任最長的工黨首相,和撒切爾夫人一樣,連續三次贏得大選,他在任內進行了一系列受到歡迎的改革。但是有一個巨大的污點——支持美國發起的伊拉克戰爭,就是因為這一件事,導致其相關政策飽受質疑。
布朗在擔任首相期間,支持率還是很高的,但是由于2008年的經濟危機,工黨支持率驟跌,在之后的大選中,布朗領導的工黨經歷了史上最大的慘敗,一下子在下議院失去了91個席位,最終組閣失敗,被迫宣布辭職。
年僅43歲就當上了英國的領導人。其任內最大的爭議就是英國脫歐。卡梅倫是留歐派,而當時狙擊卡梅倫的正是鮑里斯·約翰遜,約翰遜這個時候還是倫敦市長,力挺脫歐。
兩人都在保守黨,雙方對抗因脫歐全民公投而結束,主張留歐的卡梅倫沒能通過共同讓英國留在歐盟,宣布公投失敗,作為留歐派的領袖,只能辭職。
梅姨也是留歐派,但是她一直很低調,想要騎墻。騎墻的好處就是,在卡梅倫辭職之后,梅姨代表留歐派參選,最終贏得了大選。
但是成也脫歐,敗也脫歐,梅姨在任內被脫歐事務搞得焦頭爛額,遭到多次不信任動議,最終由于脫歐僵局遲遲難以打破,只能辭職了事。
約翰遜任內發生了三件大事,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約翰遜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主要是“;幽默”;,直白一些說,就是滑稽,被稱為“;英國特朗普”;。
約翰遜的辭職也是因為丑聞,包括“;派對門”;,以及手下不檢點。在數十名內閣成員接連辭職的情況下,約翰遜實在沒招了才選擇辭職,在歷任英國首相中,絕對算得上是笑柄。
特拉斯還沒上任的時候,就笑料頻出,對于她能夠當選,不少英國人都不看好,甚至有人直言不諱地表示:“;英國完了。”;特拉斯的水平確實有限,并且趕上了約翰遜留下的爛攤子。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