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前,我家一貧如洗,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2.爸爸常常在電腦上偷菜,搞得很晚才入睡,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夜貓子”。
3.他為人處事,常常不露圭角,讓人難以捉摸。
4.他常常獨具只眼地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
5.課堂上遇到難題,同學們常常爭論不休。
6.在封建社會,許多賢士常常慨嘆自己井渫不食的命運。
7.爺爺常常講起中國人當亡國奴所遭受的苦難。
8.老人們常常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不懂人情世故。
9.在惡勢力面前,他常常仗義執言。
10.在游擊戰爭中,我軍常常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遠道而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11.但正像我們可敬的紳士們盡管“得天獨厚”,優游自在,卻也常常要無病呻吟一樣,豪豬也喜歡這調門。
12.我家破落以前,常常是冠蓋相望,而今卻落得“門前冷落鞍馬稀。”。
13.他由于不學理論,不關心時政,所以在工作中常常鬧出刻舟求劍那樣的笑話來。
14.他常常口吐珠璣,有不凡之論。100字日記 m.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15.吃大鍋飯時,人們常常是得過且過,不求進取。
16.他當教師,還常常讓學生給糾正錯別字,豈非咄咄怪事。
17.舊社會的農民常常啼饑號寒。
18.她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追憶過去。
19.舊中國常常有天災人禍,所以百姓的生活非常艱難。
20.懶惰的人常常會與機遇失之交臂。
21.他一向好大喜功,不切實際,工作常常干得一塌糊涂。
22.哥哥掌握了修電腦的技術,常常給左鄰右舍幫忙。
23.都是些平平常常的東西,可回京就想的……
24.他為張家長李家短的瑣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25.報紙應常常刊登好人好事,批評不良傾向,起到彰善癉惡,鼓舞人們前進的作用。
26.從前有的人,遭受挫折后,常常采取息交絕游、杜門謝客的消極處世態度。
27.過去,村里人成年累月地開山造田,常常是風雪陪炮響,星月伴人歸。沒有過去的勞苦,哪有今天的豐收。
28.老師常常利用閑暇時間和小東推心置腹地談心。
29.他們常常不大考慮下邊的情況,有時又朝令夕改,弄得我們做具體工作的人只好疲于奔命,費力不討好!
30.現在出差,交通方便,常常是朝發夕至。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