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的大荒原地曠人稀。
2、大西北地曠人稀,民宅都是帶院子的。
3、這個地方地曠人稀,土地面積很大但人口卻不多。
4、那里地曠人稀,丘陵遍野,沖洼四通八達。
5、這里山高林密,地曠人稀,交通閉塞,民風淳樸。
6、澳大利亞屬于地曠人稀。
7、近幾年來,位于內蒙古最西部且又地曠人稀的額濟納旗,因其境內的胡楊林聲名鵲起。
8、因為西北邊郡地曠人稀,土地尚未得到充分開墾,而且人口又少,賦斂征收有限,再加上又征調了不少內郡的戍卒戍邊。
9、流民向山區(qū)聚集,歸因于山區(qū)地曠人稀、統(tǒng)治力量薄弱,即所謂地土可耕、柴草甚便,既不納糧、又不當差。
10、均田制在當時地曠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損害地主階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產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
11、初唐時,濮陽一帶地曠人稀,均田制實行程度較高,水利興修,農業(yè)生產恢復較快。日記100字 m.ecjtubbs.com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12、安西郡國其實倒不似安平城這般狹小,只是因為僻處大陸西北一隅,地曠人稀。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