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五月五,家家過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處處彌漫著郁悶空氣,坐在電腦前搜索著關于端午風俗文化的我,看著每篇介紹端午都關乎著屈原的資料: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不幸的是,楚國被秦國打敗了,眼看就要亡國了,屈原非常傷心,就跳江自殺了。老百姓怕屈原的鬼魂挨餓,就用竹筒盛米,扔到江里給他吃。可是米全被魚兒給吃了,于是人們就乘龍舟將用粽葉包的飯團扔進江里給屈原吃。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在這天就有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民俗活動。
在屈原投江之后的2000多年里,人們仍然敬仰和懷念他,他所創造的《離騷》經久不衰,永垂史冊。但是對于他投江而死卻存在著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則認為屈原之死輕如鴻毛。我們作為2000多年后的小學生該怎樣正確理解和認識在那個時期人的生與死的價值呢?通過查閱資料,我認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
屈原之死,死于愛國。他將國家興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這種精神永遠激勵著愛國志士,鞭撻著賣國之人,有如此深遠之影響,有如此深遠之意義,怎能說死得“輕如鴻毛”呢?
屈原之死,死于抗爭。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如文天祥雖死猶生,丹心照漢青;還有于謙,千錘萬鑿,清白人間。選擇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淪,更不是無能的表現。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將生命與信念的光輝和偉大展現給世人。100字日記 m.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端午節,這個偉大的節日!我要永遠記住它,記住這個熱愛祖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投江是一曲壯烈的悲歌,一捶擊破昏暗的響鼓,一聲震撼歷史長河的驚雷,屈原是矗立于人類心中的永遠豐碑。我們要像屈原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隨時準備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