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愛的教育》讀后感
讀了《愛的教育》后讓我明白了愛與教育的真諦。
《愛的教育》是亞米契斯的作品,書里講述的是發生在安利柯身上的故事。
安利柯是個聰明、善良的孩子。他從三年級升到四年級的時候,認識許多新朋友,又見到了許多老朋友。
像成績優秀的班長代洛西、虛榮的華梯尼、狂妄無禮的諾琵斯、大方義氣的卡隆和質樸可愛的“;小石匠”;……
他和他的小伙伴快樂的時候在一起,傷心的時候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在一起,學習的時候也在一起。
他還有一個溫柔、體貼,但有時候也會發小脾氣的好老師。他教會了安利柯很多他不知道的知識,也讓他明白了許多做事的道理。
全書以日記的方式,講述了安利柯一年內的所見所聞。書中的故事,就像發生在我們自己身邊一樣,平凡而又讓人感動。也正是這些平凡的故事,將我帶入那片關于愛的海洋,使我在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品味和領悟到了愛的意義。
正是這本書,讓我明白。愛,不僅是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同樣,也可以是對陌生人的一個溫暖微笑,對朋友失敗時的一句真心鼓勵,對同學成功時的一聲喝彩……
篇(二):《愛的教育》有感
李名哲
這是一本有關愛與教育的經典名著,但更是"我"生活中每個有關愛、成長、勇敢、誠信的點點滴滴,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從英雄故事 到現實中動人舉動 ,從小事到關乎一個是死是活的重大決擇……每個故事 都雙日記 為表達方法活躍在《愛的教育》書面上。全都帶著感人的情節,是人們對活著的人與物留下的濃濃的愛情 ,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學生用只屬于他的單純目光觀察生命中若有若無的受的分子,有學弟對學長的追求,有學生對老師的喜愛 ,有同學之間的友愛,也有兄妹 的愛。這些,都組成了生命中核心,一直不為人知的在心中存在著,隱藏在一些大事和小事之間,在一些舉動中悄悄浮現 ,一點也沒有不甘的念頭,那,就是愛!
愛,是不可能通過教育 體現的。但,能在生活之中微不足道 的小事里體會到愛的真理。這本《愛的教育》最核心 的部分便是:只要這個世界是依然 存在愛,那就存在能夠創造 奇跡的人!
篇(三):《愛的教育》讀后感
打開書柜,用手四處翻動著一本本書,終于找到了這本《愛的教育》。當時因為我年齡小,不喜歡看,所以扔在了柜子里。不過我現在看了起來。100字日記 m.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我這才發現,讀這本不一樣,它的原名叫《心》也是一本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這是一本日記式的小說。這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日記重點講不是自已,而是別人。不過大多數的故事還是圍繞《愛的教育》的“;愛”;字進行的,書中每一個故事栩栩如生,作者通過了件件平凡普通不過的事,寫出了同學的愛,姐弟的愛,老師的愛,還有對可憐的孩子的愛等。
其中有一個故事使我心潮澎拜,心里難于平靜。它的題目是鐵匠的兒子。這是一個小故事。它講了普雷科西是鐵匠的兒子,他身體瘦小,經常病,但學習上他卻非常用功。而他的父親卻不誤正業,經常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又無緣無故地打他,把他的書和筆記本扔了,有時候去學校,臉都腫了,同學們想說他的父親又打他了。可是他從來不自卑,說不是父親打的。每次把普雷科西的東西弄破了,為了父子的面子,普雷科西都不承認,就連吃飯還是別人給的,他也不承認。他真是一個善良、勇敢的孩子。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普雷科西好可憐,他的父親不務正業,他也要受苦,可他并不愿父親,反而為了父親面子,不承認是父親干的。這樣一個父親,既沒有好好對待孩子,又沒有教育孩子,我真為普雷科西感到不值。每天普雷科西挨餓,都是他的朋友和老師來給他吃的。不過故事總比現實不一樣,因為這樣同學總是幫助他。可惜在我們的中國偏偏不一樣,孩子的父母都很寵他們的孩子,因此同學和老師或同學之間沒有什么,就象親人一樣了解對方了。
愛的教育讓我明白,每一種愛都是不同的,無論對誰,只要你對他關心,對他付出關愛,世界就會少一份仇恨,如果每人付出博大的愛,世界上的邪惡就會更少了。有一個人說過“;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啊,要是世界就這么簡單就好了,一個人不能為小矛盾就不顧兄弟之情,因為仇恨就可以變仇人,因為一點貪心就做不利他人的事情......這些人的心胸和品格是非常渺小的,雖然可能有錢有勢,這樣的人必然會糟社會的懲罰,因為貪婪虛偽的人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社會上的恩怨情仇實在太多了。要是一個人總是舍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并無私奉獻給別人,那么他的內心一定是非常廣闊的,雖然可能沒有什么錢,但每個人的心一定會的心都會向著他。我向全世界呼吁:我們的世界不僅需要人才,最重要的還是有一顆為社會供獻,真心真意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因為有了這些人,世界上的珍貴親情、友情、師生情、姐弟情這些將會傳給更多人,讓世界充滿愛。
篇(四):《愛的教育》讀后感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得一本書。
這本書是通過一個三年級小學生以記日記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小學生在三年級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不同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每月故事___<<費魯喬的血>>這個故事講的是費魯喬和別人打架,又和壞孩子賭博,回家后,被單獨在家的奶奶批評了一頓。費魯喬請求奶奶原諒他,正在這個時候,兩個強盜闖入了他家,并逼迫費魯喬說錢在哪,貴重財物在哪。費魯喬說了;兩個強盜要離開的時候,奶奶認出了其中一個強盜是莫左尼,正當莫左尼要殺害奶奶,費魯喬沖了上來,替奶奶頂下了這一刀。費魯喬就這么死了。
這本書很感人,我把它推介給大家。
篇(五):《愛的教育》讀后感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篇(六):《愛的教育》讀后感
在這個大千世界里,只要有愛,就會有溫暖,有感動,有淚水。
這本書是一本日記,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是簡短的敘述,它有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有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瑣碎小事。這本書給我的不只是讀時感動的瞬間,讀后內心的波瀾,更是對人生的思考,對“;愛”;的認識,對自己的檢討。
愛,每個人都知道,對任何人都要有愛。對父母的愛,對孩子的關愛,對朋友的友愛,對長輩的的敬愛,對陌生人的寬容之愛,對祖國的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一書勾畫了一群心中懷著愛的人,他們中間有家境貧困的,有身患殘疾的,即使這樣,他們仍然內心充滿著愛,充滿活力,積極樂觀,如陽光般燦爛。
作者在書中描繪了一幅幅感人的場景,洛佩諦為了救一個孩子被車子軋傷了腳,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因為有人罵了他的祖國,寧可挨餓,也不要罵他祖國的那些人的錢;倫巴第的小哨兵為了觀察形勢而犧牲;《達達的看護人》中的無名少年隊醫院里一個重病人,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菲魯其奧為了救自己的外婆,而死去。
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另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不能不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所折服。如今的社會,不會有戰爭,書中的那些場景自然不會有,我們對祖國的愛,也不可能像那些英雄一樣,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然而我們對祖國的愛仍不能忽視,即使不能表現在行動,也絕對要記在心中。
《愛的教育》讀后感中,把愛比作許多東西,然而不僅僅只有這些,如果要我把“;愛”;比作什么,那我會把它比作氧氣,它就像氧氣一樣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是無處不在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個人都感受過的,然而有些人卻不以為然,然而有些人可以把它當作珍寶一樣看待。這位作者,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微不至的父愛,母愛,記錄下來。
在我來看,"愛是什么"并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氧氣般的愛有時會被“;玷污”;,有時會被忽視。無論大小,只要是愛,都能溫暖人心,都有心弦被撥動的感覺。愛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只要你敢于付出。
篇(七):讀《愛的教育》有感
浙省慈溪市 慈溪市逍林鎮中心小學六(2)班 沈宇箋 在歐洲的意大利,這個古老而文明的國度,有兩本書是孩子們的必讀書,一本是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木偶記》,一本就是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恩里科在一學期里寫的日記,這是一本能洗凈心靈的書,在這本書里,每行每列透露著的都是愛。
愛,無時無刻和你形影不離,可是它像空氣,常常被人忽視。其實,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就融入了生命。想想往事,在我們煩惱時、開心時、難過時、生病時,陪在我們身邊的,不是別人,是父母,這就是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愛。在學習上發生困難時,在前進路上碰到挫折時,陪伴在我們身邊又是誰,是老師,這就是老師為我們付出的愛。但是,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去關心過他們嗎?當老師碰到煩惱、困難時,我們去陪伴過他們嗎?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與他們一起學習、生活,讓學會了如何去愛。
過去的我,只知道享受,接受愛,沐浴愛,不懂的付出。如今的我,當同學有困難時,會伸出友誼之手;當父母生病時,會遞茶端飯盡孝心;當老師煩惱時,會更加認真學習,讓老師露出滿意地笑臉……
過去的我,想得都自己,很少想到別人。如今的我,每當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些乞討的老人、孩子和殘疾人,會把自己的零用錢掏出來送給他們;每當我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就會想到住在邊遠窮困山區孩子,節省每天的零用錢,捐給希望工程,獻上一份愛心;每當我看到伊拉克戰爭中那些缺醫少藥、餓得皮包骨的小孩,我會大聲說"不要再打仗了"!我希望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因為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是神圣的,還是至高無上的,有愛的人,他一定懂得付出,心靈一定是純潔的。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并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于奉獻的善良的人。
指導教師:邵利亞
篇(八):讀《愛的教育》有感
浙省慈溪市 慈溪市逍林鎮中心小學六(4)班 岑維柯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杰作。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母愛又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詢那個未知的答案。當翻開這本書,并把它看完后,才發現它就是一臺心靈的過濾器。我的心受到了沖擊,沉淀了,純凈了,清澈了……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仍舊無法平靜。愛能將世界融化,把不同的人與人和諧地交融起來,也正是有了愛的存在,我們周圍的一切是那么得美好。故事的主人公恩里科正是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有老師對他的愛,同學對他的愛,父母對他的愛,而母愛是所有愛中最讓人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
在恩里科生病的時候,他的母親整夜守護在他的小床前,俯身傾聽恩里科的呼吸。她焦慮不安,害怕得牙齒打顫,不停地流淚,惟恐失去自己的孩子。為了減輕孩子一時的痛苦,他的母親不惜放棄一年的快樂;為了恩里科,她可以放下尊嚴去乞討;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她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
恩里科的母親是偉大的,我的母親也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
回想起自從有了弟弟之后對媽媽的誤解與冷漠,使我深深地感到后悔與不安。時常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對媽媽說一些不禮貌的話,以種種借口推脫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甚至以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使媽媽傷心之極。有了弟弟后,媽媽自然就忙了起來,對我的關注與愛也不
再是全心全意的了,因為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轉移到了弟弟的身上。這就是困擾在我心頭的一個結,我知道這個結其實就是我自己打的,只有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么結自然也就解開了。于是,我再次用心去感悟媽媽對我的愛。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把弟弟交給了奶奶,整夜陪著我,和我一起睡;當我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盡量擠出時間來教我;在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并沒有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為了使我天冷時有新毛衣穿,媽媽總是每天哄弟弟睡好后再開始為我織,到我一覺醒來時媽媽房間里的燈還是亮著的……
是啊!是誰把我們撫養長大?是誰供我們讀書?是誰在自己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是父母。每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媽媽,母愛是世界上最圣潔最崇高最無私的愛,它一生一世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它是上蒼賜于我們最豐厚的禮物。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幫他們盛一碗飯,洗一次腳,他們都會感到非常欣慰的,因為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自己的孩子終于長大了。我們應該學會對愛的思考,共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
指導教師:馬雪南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