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貼春聯便是其中之一了。
今天,一大清早,我就被一陣陣“高一點,再低一點”的聲音給吵醒了,我便穿好衣服下床,去看看到底在搞什么。
我來到家門前,看見爸爸拿了一個椅子,站在上面正在貼兩張紅色的紙條,我就好奇地問:“爸爸媽媽,你們在干什么呀!”
爸爸說:“我們在貼春聯,要不要爸爸來給你講一講春聯呀?”“好啊好啊,快說。”我回答道。爸爸便開始介紹了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聯、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日記100字 m.ecjtubbs.com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聽了爸爸的春聯介紹,我對春聯又有了新的認識,我以后一定得多向爸爸討教呀!
本文語音版: